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10493.第10493章

作品:《 锦绣农女种田忙

       

最新章节!



       

第10493章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陈母只在院子里圈了一个八仙桌大的地儿,周围拉上渔网之类的东西,在里面放了一只水盆,一捆稻草做窝,养了两只下蛋的老母鸡和一只专门负责打鸣儿的公鸡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两个孩子,又都很喜欢吃鸡蛋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她都是从瓦市买鸡蛋带回家,又或者从酒楼拿县城的蛋羹,炒蛋什么的给孩子们吃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半篮子鸡蛋少说也有三四十只,带回去,足够给两个儿子吃一个多月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菊儿欣然收下了,和陈彪一起上了马车离开了长坪村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当刘氏安置好了礼盒追出院子,发现菊儿他们刚走,而且还带走了半篮子鸡蛋。



       

刘氏的脸色当时就挂下来了,当众嘟囔起来:“咱家都没养鸡,就指望着那点鸡蛋改善伙食,你们这大手大脚的,都不跟我商量1



       

刘金钏瞠目结舌,看着刘氏,有点不太相信这是婆婆说的话。



       

照理说,做娘的,不是应当向着闺女,明里暗里的贴补闺女家吗?



       

咋还不高兴呢?



       

康小子无奈的笑了笑,说:“娘,不至于哈,咱家还有大半篮子鸡蛋在那呢,匀几个给外孙吃,应当的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刘氏:“你懂个球?外孙能吃多少到肚子里?我担心亲家母悄悄拿吃不完的鸡蛋去卖1



       

众人听到刘氏这番猜测,都直摇头。



       

陈母对两个孙子的疼爱,大家有目共睹,那是恨不得从身上割肉下来喂孙子们。



       

偷拿孙子们的鸡蛋口粮去卖?



       

至于么!



       

杨华明黑着脸,目光懒得看刘氏,只吩咐其他人:“你们别跟她掰扯,净说些扯淡的话。也不想想自己前手才刚收了陈家的礼品,后手拿出几只鸡蛋就舍不得1



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人呐这是1



       

“啥跟啥呀?我收的礼品是我闺女孝敬的,我收的天经地义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你闺女的礼品难道不是她和女婿一起挣钱买的?你咋能把女婿撇开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行了行了,我也懒得跟你掰扯,我去道观了1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且说杨若晴这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她给镇上酒楼这边的几个人下达完指示后,也同步给县城的杨永进那送了一封信过去。



       

信里面的内容也是关于这一系列安排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主要是她懒得去县城,而二哥前阵子刚去了县城,所以只能写封信告知他一声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骆家家里,李家三兄弟进门,开始正式改造骆家灶房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关于如何改造,在腾空灶房之处,双方就已经沟通了个七七八八。



       

等到正式腾空,连原本的锅台烟囱都已经推平,灶房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空屋子之后,大家又重新拿着皮尺,标记笔啥的在屋子里一寸寸的精细丈量,再次规划到改造的每一个细节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若晴提议:“灶房和饭堂中间的这堵墙壁打通,中间搞一个垂花门出来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这样一来,端菜到饭堂省时省力,尤其冬天天冷,我和大妈在灶房烧饭,只要把饭堂的前门关好,孩子们就可以安心放到饭堂里玩耍,我们就不需要炒几下菜就跑到隔壁瞅一眼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晴儿这个主意好,我是赞同的1王翠莲说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有边带孩子边做家务的妇人才能体会那种分身乏术的感觉。



       

如果把灶房和饭堂打通,真是再好不过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打通不难,只是,这样一来要是灶房烧饭,那些油烟啥的,一股脑儿往饭堂来了。”骆铁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李家三兄弟中的李老大说:“这没事,可以装门的,用来阻挡油烟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李老二:“棉布门帘也行。”      作用都是用来隔断油烟,只不过,也把视线也阻断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时候,杨若晴又说了:“装玻璃门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玻璃门?”



       

李家三兄弟都惊讶得睁大了眼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李老大指着屋外寝房的方向:“可是那种装在窗户上和屋顶明瓦的那种玻璃?”



       

杨若晴点头:“是的,但是用来做门,厚度会比窗户和屋顶更厚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啊?”



       

李家三兄弟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,但三人脑子里都在勾勒效果图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这是真好,既能隔断油烟,又不妨碍视线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两间屋子打开门就是一间,关上门就是两间,可两间又并做一间,互不相干,用玻璃最好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就是、就是这种玻璃别说清水镇了,恐怕望海县城都不多见吧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从庆安郡运过来,尺寸啥的,到时候劳烦你们哥仨先把门框做出来,我让那边人过来照着门框量尺寸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量好了尺寸,他们回去裁制,到时候送货上门安装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也就是说,装门这一块,不需要李家哥仨操心,他们要做的就是打通墙壁,搞个拱形门,搞好门框。



       

然后全屋定制下灶房就行了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,晴儿妹子你吩咐就是了。”李老大道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李老二也很期待,说:“到时候那边过来装门,我们也好现场观摩,开开眼界1



       

“对1



       

这次学到了,指不定以后,他们也能试着去拓展业务范围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就这样,骆家的灶房改造计划,正式拉开帷幕。



       

刚好草场那边最近是淡季,小朵每天白天就带着灵灵,娇娇,柔柔三姐妹来长坪村帮杨若晴烧饭。



       

傍晚的时候吃完夜饭,项胜男再过来接她们娘几个。



       

王翠莲依旧是负责带孩子,这回带的可不仅仅是团团圆圆,还有小朵家的几个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好在灵灵已经是十岁的小姑娘了,很懂事乖巧,能帮着王翠莲一块儿带弟弟妹妹。



       

骆铁匠每天拿肯定是跟着李家三兄弟一块儿在灶房忙活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老杨家其他人,还有村里的亲朋好友,孙家人,都抽空过来询问要不要帮忙。



       

都被杨若晴和罗铁匠他们谢绝了好意。



       

毕竟不是盖屋子,不过是小范围的灶房改造,人手够了,所以就不需要耽误他们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是,杨若晴却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就是,别人在得到杨若晴他们的谢绝后,转头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,可有个人,却每天都要找不同的理由过来骆家一趟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有时候不是来骆家,而是去三房那边,有时候是在干活的时候,有时候是在吃饭的时候。



       

总之,都会跟李家三兄弟巧妙的来个相遇。



       

没错,那个人就是荷儿!



       

(本章完)




如果您觉得《锦绣农女种田忙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3282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