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3363章 归来

作品:《 锦绣农女种田忙

       

最新章节!



       

长坪村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以飞一般的速度赶到长坪村的时候,已是正月初七的下昼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正月初七,在这一带的民俗里,是正月里的一个‘分水岭’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正月初七之前,叫‘上年头’,过完了正月初七,就叫‘下年头’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正月初七的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要放一挂短鞭,往鸡窝附近丢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为啥?



       

‘驱毛狗’。



       

毛狗是一句土话,说白了就是那喜欢偷鸡吃的黄鼠狼。



       

庄户人家日子清苦,一年到头家里的鸡蛋都舍不得吃,大部分都是攒着,等到赶集的时候拿去集镇上换油盐酱醋,针头线脑啥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可是这后山里,黄鼠狼多,时常来村里偷鸡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于是,不晓得从何时起,是谁先掀起这么个风俗,据说家家户户在正月初七这天放炮仗驱逐黄鼠狼,就能保这一年鸡鸭家禽饲养顺利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当杨若晴骑马回村的时候,还没到自家院子门口,隔着好长一段路就听到村子这边传来断断续续噼噼啪啪的炮仗声响。



       

顿时,这种熟悉的年味儿扑面而来,她如同一个在外漂泊了许久的游子,携着一身的风尘归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跟家里的长辈们问好,抱住两个孩子挨个的亲昵了一顿后,又接过孙氏泡的一碗糖水喝了几口,杨若晴方才坐了下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面前,杨华忠,孙氏,大安和小花两口子,



       

骆铁匠,拓跋娴,以及老孙头和大孙氏,以及杨华洲他们全都闻讯赶来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晴儿,咋样啊?”孙氏早就按捺不住想问,这问出口的话语,都在颤抖。



       

边上的拓跋娴他们显然也在极力控制着情绪,激动,期待,忐忑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杨若晴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,不想让他们多一份忐忑,开门见山到:“虽没见到真人,但我看到了画像和听到了他的一些事情,我不敢打十成的包票,但八成,我还是敢打的!”



       

她这话说完,齐聚了一屋子人的堂屋里突然陷入了短暂的安静。



       

似乎每个人都在消化和吸收她这话里的意思,随即,大孙氏第一个惊呼出声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八成?晴儿不会轻易说大话,既然晴儿说八成,那肯定就是我们辰儿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大孙氏几乎是激动的喊了起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就好像往一堆炮仗里扔进了一根火折子,瞬间就点燃了所有炮仗,全都在同一瞬间噼噼啪啪的炸响开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每个人都在激动的,亢奋的,反复的询问着,求证着,议论着,整个堂屋都炸窝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惯端庄淡雅的拓跋娴红了眼眶,拿出帕子来悄悄擦拭眼角的湿润。



       

孙氏是个地道的村妇,高兴得过头了,直接就趴在小花的肩头嚎啕大哭起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天哪,我这不是在做梦吧,我的辰儿,我的乖孙孙啊,嘎婆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,没想到嘎婆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你,嘎婆就是这会子死了也瞑目了,我的乖孙孙啊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小花也是边哭边笑,跟小朵一块儿劝慰着孙氏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华忠也是激动得脸上的肌肉都在抽搐,对身旁的骆铁匠道:“骆大哥,我这不是在做梦吧?”



       

骆铁匠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,对杨华忠道:“老三,你先掐我一下,我也怕是在做梦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于是,两个中年竟然跟小孩子似的,你掐我一下,我掐你一下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痛不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痛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也痛,哈哈哈,是真的,不是在做梦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看着这家里人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样子,杨若晴也是百感交集,这一瞬间,她感觉有一束阳光从头顶照射下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从今往后,这日子不再是黑暗的深渊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找到辰儿,就是找到了希望!



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骆宝宝,虽然人小,可是却也是开心得不得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赖在杨若晴的腿上不下来,死劲儿的缠着她问为啥不把哥哥带回来?她现在就要见哥哥,看哥哥长啥样,俊不俊!



       

边上,大孙氏打趣道:“你爹是美男子,你娘也是美人,他们生的孩子,即便胡乱生,那都是俊的!”



       

骆宝宝歪着小脑袋一脸迷惑的问大孙氏:“大姨奶奶,啥叫胡乱生呀?我看我大奶奶包饺子,一个一个都要仔仔细细的捏,胡乱捏了,就捏成歪瓜裂枣了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孩子气的话,逗笑了一屋的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大孙氏更是笑得前仰后翻,眼泪都出来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若晴也是笑,她搂住骆宝宝,耐心的告诉她:“我见到你哥哥的画像,长得可好看了,身量也高,估摸着比你和大志都要高呢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哇哦,我就喜欢比我高的哥哥,大志哥哥前年比我高,去年跟我一样,今年都快要比我矮了,像弟弟!”



       

孩子气的话,再次逗笑了一屋子的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可是,杨若晴却留意到一旁的大志的脸腾地红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她立马意识到大志这孩子心性敏感,于是赶紧纠正骆宝宝道:“你大志哥哥是因为最近胃口不佳,等到大志哥哥再长大一些,胃口好了,食量大了,到时候就跟那稻谷似的,蹭蹭蹭的长个儿了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说罢,杨若晴又拉起大志的小手,温柔道:“大志,往后要多吃一点哦,男孩子要长得壮壮实实的才有力气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大志很腼腆的点点头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大家伙儿没把这小孩子的小插曲当回事儿,转而又接着去聊关于辰儿的事去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夜里把两个孩子哄睡着了,拓跋娴和孙氏都还不睡,都过来找杨若晴接着询问关于辰儿的事情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个是奶奶,一个是嘎婆,都是辰儿至亲的长辈。



       

刚好杨若晴也洗了澡换了衣裳,吃得饱饱的,于是来到堂屋,三人坐在暖桶里,杨若晴把辰儿在逍遥山寨里做的那些事情,如数家珍般说给了她们两个听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她们两个听得如痴如醉,都舍不得打断,一直等杨若晴说完,说到口干舌燥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家辰儿,不晓得如今叫啥名。”孙氏喃喃着道,眼睛亮晶晶里,仿佛辰儿就站在自己跟前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长得那么高,八成是随了棠伢子,还那么有本事,小小年纪就做了土匪头子,我真是听着都替他捏把冷汗。”孙氏又道。



       

拓跋娴也是一脸的骄傲和自豪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一方面是辰儿这孩子资质好,还有就是收养这孩子的那个人,不是一般人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对了晴儿,那王秀才和刘老三可有说辰儿回哪里过年去了?”拓跋娴又问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若晴道:“他们自己都不清楚,只是说应该是东面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东面?



       

拓跋娴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东面到底有什么样的门阀世家……




如果您觉得《锦绣农女种田忙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3282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