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十一章 状元路

作品:《 小阁老

       

“不错。”赵昊十分高兴,有人气才有一切,便卖个好给张知县道:“对了,前番唐员外说,这条路还没名儿,不如请老前辈给起一个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哎呀,那多不好意思啊。”张知县赶忙摆手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小仓山能顺利开建,全赖老前辈庇护,给条路起个名儿,还不是应当应分?”赵昊笑着恭维道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那本官就却之不恭了。”张知县便喜滋滋的寻思片刻,然后毫无想象力的建议道:“要不就叫‘状元路’吧?纪念我们南京城二百年来头一个状元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呃,好……”赵昊忍不住想吐槽。但想到再好听的名字,也不如‘状元路’来的实惠啊,便点头笑道:“就依老父母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从今往后,南京城的士绅百姓,都要把老爹挂在嘴上,记在心里……呃,踩在脚下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踩就踩吧不要紧,俯首甘为孺子牛嘛。



       

~~



       

小仓山的工程差不多年底才能完工,赵昊本打算从状元路直接去蔡家巷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对这项上元县的形象工程,张知县比赵昊还上心,非拉着他停下来看看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其实张知县原本也没这么上心,但赵昊又给他续上了三年,这工程就不再是给别人做嫁衣,而是自己实打实,摆在眼前的政绩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要一想到,往后县里的招待宴会摆在这里举行,所有赴宴的官员都得老老实实听他炫耀,张知县就恨不得亲自动手,一日建完。



       

马车在芙蓉池畔停下,只见池面碧波荡漾,莲叶田田,面积比当初何止大了一倍。



       

已经不能叫芙蓉池,应该改叫芙蓉湖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新修的码头上,还停靠着几艘崭新的画舫和游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工人们顶着中午头的太阳,在修建湖边的青石围栏,显然离竣工还有一段时间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工期赶得这么紧,”赵昊问方掌柜。“怎么中午都不休息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唉公子,入梅之后天天下雨,好容易逮到个晴天,还不得抓抓紧?”方德苦笑一声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哦,也是。”赵昊猛然想到,去年是江南罕见的大旱,今年势必雨涝成灾。



       

~~



       

赵公子在小仓山投了五万两,招募流民建设,又请文徵明的长子文山先生设计并监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资金和人手充沛,还有高手坐镇,自然可以修路、拓湖、建楼三管齐下,工程进度当然飞快。



       

眼下,湖畔的亭台楼阁已经起来一半,为味极鲜而建的六层酒楼也盖到了第四层。



       

工地上其实也没啥好转的,走马观花一番,众人便重新上车,赶去蔡家巷的味极鲜开宴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接风宴后,喝的醉醺醺的张知县,在李九天的搀扶下,一摇三晃上车回衙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又被灌挺尸的赵二爷,则被赵守业、范大同等人扛着上了马车,回城南的赵府歇息去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赵昊倒没马上跟着回去,而是饶有兴致的转到酒楼后,参观由自己旧居改造而成的蔡家巷小学堂。



       

转过胡同,便见整个学堂占地,有原先自己家六个那么大。隔着五尺高的院墙,能看到学堂的主体建筑,是一座上下各有十间教室的两层楼房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楼房东侧迎着蔡家巷的一面墙上,写着‘友德楼’三个斗大的黑字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是唐友德捐建的教学楼。



       

唐员外还承诺,日后赵公子每办一所学校,他都会捐一座‘友德楼’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只是赵公子还未向唐胖子透露过,他的目标是将学校开遍全球,让全世界都说中国话!



       

‘唐胖子将来若是破产,八成就是盖楼盖的……’



       

赵公子暗笑一声,便在众人簇拥下,走进了学堂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~~



       

这会儿正是上课时间,赵昊示意众人不得喧哗,自己带着李贽和张鉴站在一间课堂窗外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见课堂中满满当当,坐的都是七八九岁上下、般般儿大的学童。正聚精会神听讲台上,一个四十多岁的先生在教识字。



       

便见那先生用白灰笔,在黑板上写下个‘大’字,问学生道:“上午教的这个字念什么呀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大!”学童们便七嘴八舌回答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不错……那这个字呢?”先生又在大字下头加了个点,写成‘太’字。



       

谁知学童们还是齐声念‘大’!



       

“看清楚,这个字比大,中间多了一点。”先生便纠正道:“乃是太公的太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太,太公的太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然后先生又把那一点擦去,改成了‘犬’。“这个呢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太,太公的太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不对,那个点在外头!”有眼尖的学生高声道:“怎么会是太公呢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这还像点样子。”险些被气吐血的先生,终于感到丝丝欣慰。“那你说,应该是什么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太外公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‘噗……’先生当场吐血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‘噗……’窗外赵昊几个,也忍俊不禁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余甲长脸上有点挂不住,赶忙小声解释道:“这是上个月才开的班。最早那批孩子,已经能识一两百个字了呢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李贽忍住笑,也对赵昊道:“穷人家的孩子,从小生活在目不识丁的环境里,底子当然很差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是啊,有钱人家的孩子自小耳濡目染、父母也教,没开蒙就认识几百上千个字。”张鉴也深有感触道:“起步时差距就这么大,日后只会越拉越远的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不错。”李贽点点头,瞥一眼赵昊道:“虽然东家其心可嘉,但最多也就是教他们识识字罢了,想要再多都是奢望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能写会算,本公子就满意了。”赵昊淡淡一笑,并不解释扫盲班的巨大威力。



       

赵公子又巡视了其它几个教室,情况果然好了不少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些最早接受教育的孩子,已经可以朗读他编写的《识字课本》,并背诵九九乘法表了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离开友德楼时,李贽可能觉得自己白吃了一个月的干饭,有些不好意思。便主动提出,可以帮他教一教这些孩子。



       

却被赵昊毫不犹豫的婉拒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李博士还是专心负责科学书院这块吧,这边有余甲长在就够了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开什么玩笑,本公子要培养的是踏实忠心的基层骨干,让你李卓吾一教,还不全都乱了心思?



       

只需要教孩子们能写会算,感念赵公子的恩德,由余甲长负责,请几个识文断字会算账的先生就绰绰有余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还要什么自行车?



       

ps.第一章,求月票、推荐票啊!!!后面的还在检查哈~~~




如果您觉得《小阁老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20318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