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三百一十章 正太(求月票)

作品:《 小阁老

       

“铁轨?”杨博爷俩同时低呼一声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对,铁轨!”赵昊沉声道:“它可以将井陉道的运力提高十倍以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杨博和杨四和对轨道并不陌生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干的第一件事就是‘车同轨、书同文’。



       

到现在,官道上依然有两三寸深的轨道容纳车轮,这样可以防止马车跑偏,同时大大减少马匹负担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轨道不是在路上凿出来的吗?怎么变成铁的了?二杨这就不理解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简单说来,就是将原先的井陉道用砟石填平压实,然后铺上枕木,枕木上再敷以铁轨!马车行在这样的铁轨上,载货量将是原先的数倍,而且速度也会大大提升,当天就能从阳泉到正定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这么厉害吗?”杨博和杨四和倒吸着冷气。“真能成吗?”



       

井陉道的重要性怎么拔高都不为过,因为它是联通晋中盆地与华北平原的交通命脉。三百年后,山西第一条铁路——正太铁路,就是沿着井陉线修建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‘正太’者正定至太原也。正定就是后世的石家庄,而阳泉就在正太线的中点上。



       

赵昊怕直接抛出‘正太线’吓坏了二阳,因此先给他们打了个对折,来了个‘正阳线’。

记住网址m.qbyqxs.com

       

二杨尤其是杨博,焉能不知这‘正阳线’对山西意味着什么?那意味着山西将与繁华的华北平原连成一片,再不用只跟同样苦哈哈的陕北相对愁肠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四和想的是,那样的话,人口、市场都将不是问题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博想的是,那样的话,山西在大明的地位都会大大提升在!



       

但哪怕从阳泉到正定,也有一百七八十里地呢。而且是要铺铁轨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如此浩大的工程,牵扯方方面面,哪怕是堂堂天官杨博,也不敢打这个包票!



       

“当然能成!”赵昊对他们的顾虑了若指掌,便斩钉截铁给他们打气道:



       

“阳泉是一方宝地啊,除了煤,还有大量的铁矿,这是别处都比不了的优势,完全具备修建铁路的条件。而且炼铁还会大量消耗煤炭,又能促进山西公司的业务,这种煤铁联营的模式,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嗯。”二阳听得极其认真,点头不已。杨四和更是一个字都不敢漏记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再说,咱们说的,这不是第二步吗?”赵昊话锋一转,又给两人减压道:“你们搞定太原少说也得一二年吧?等我随父亲在地方上安顿下来,先铺一段样板路,到时候四和兄过来亲眼看看能不能成。能成的话,这条路我来给你们修!”



       

狐狸终究是狐狸,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刻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只是这时,哪怕杨博也无法体会路权的重要性——那是一省一国之命脉啊!



       

老杨博还唯恐他反悔呢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“贤侄,这可是你说的!‘正阳铁路’就交给你了!”杨博马上攥住赵昊的手,声如洪钟道:“其余的事情,都不用你操心,老夫来帮你搞掂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好,我答应。你老先放手,要骨折了。”赵昊皱着脸、倒吸着冷气,倒是完全掩盖了面上的得色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抛出的这条正阳路,以及未来的正太路,就是要将山西,与中原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

       

省得晋商们没出路,老往口外跑。三跑两跑,结果跑成了汉奸……要是没有山西丰富的铁矿和硝石资源,女直拿什么跟官军打?



       

还是把他们的目光牢牢吸引在中原,让他们一心一意的卖煤,总比卖国强吧?



       

想到自己可能让晋商,避免了未来恶臭的名声,赵昊就觉得他们敬自己一杯醋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哦不,普洱。



       

~~



       

杨四和又追问赵昊,倘若南下该怎么走?



       

赵公子却不再开金口了,只让他们先把前两步走好再说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行了,别不知足了。”杨博摆摆手,对侄儿道:“赵贤侄是怕你贪多嚼不烂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其实精明的爷俩都知道,这半成股份,就只能换这么多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可让他们再拿出更多的来,又实在舍不得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好先按住好奇,等前面两步真见了成效再说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好在晋商的好奇心,向来不大。



       

~~



       

不知不觉,聊到了中午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杨四和便告辞离去,杨博却热情的留下赵昊,又把王本固和陆光祖一起叫来自己的签押房……吃面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次不再谈正事儿了,只说些官场逸闻和京中趣事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无论是官场还是京中,这阵子最有趣的事情,都是赵昊父子干出来的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众人说到赵昊让人抬着赵守正,绕了半个北京城才回家一茬,全都笑得没了人样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贤侄,你这手操作真他娘的骚啊。那天听说赵状元为民请命、犯颜直谏,结果惨遭廷杖,老夫一下都懵了。”杨博一边剥着蒜,一边哈哈大笑道:“莫非咱们开了个假廷议不成?”



       

后一句却是对王本固说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王侍郎拿起帕子擦擦嘴,在上司面前,他也变得俏皮了。“可不是吗?明明咱们议的赵状元打小阁老之罪。怎么一不留神,赵状元成了受迫害的大忠臣,小阁老却成了过街老鼠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可见公道自在人心。”赵昊脸皮极厚,丝毫不觉汗颜道:“再说家父可是受了廷杖的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看小阁老现在,肯定想跟令尊换换。”陆光祖也笑道:“哪怕他来受这廷杖呢?也比整天让人往门上泼污,朝院子里丢垃圾强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哦?还有这事儿?”赵昊一脸吃惊,仿佛那不是他让人干的一样。



       

通常来讲,想要抬高自己,有时候不得不贬低别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要想强行抬高自己,就得强行贬低别人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赵昊便让人雇了几百个老百姓,每日去西长安街的首相府邸外大声骂街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光骂京城的事儿,还把老徐家在苏松干的好事儿也抖搂出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更过分的是,他还让人编成了童谣,在京城到处传播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才短短几天时间,徐阁老的正面形象就被抹黑的够呛。



       

原本老人家还打算走之前,再去灵济宫告别演出一次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看到外头整天有老百姓痛骂,老人家也意兴阑珊,取消了讲学。



       

ps.第五更,13900票加更,求月票啊~~




如果您觉得《小阁老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20318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