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二百五十七章 封驳

作品:《 小阁老

       

六科廊大值房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除了外出办事、还有派驻六部的二十多人,其余三十来名给事中,全都汇集于此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时,给事中们一个个义愤填膺,纷纷对着展平搁在桌上的一份奏章和一份谕旨,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喷起来!



       

“腾骧四卫收归御马监;命太监坐营;派中官分守四方,这是要让我们几代官员的努力,全都白费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是呀,当年已经从腾骧四卫中选出精锐将士,组成四卫营,划归了御马监统辖!他们居然还不知足,又要连锅一块端走!阉竖的贪得无厌显露无疑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现在御马监归东厂管了,大伙儿还不明白吗?那冯保是要借腾骧四卫,来让东厂死灰复燃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容易才把阉人撵出军中,现在恢复三大营后军中状况良好,再让中官坐镇团营,肯定又把一切搞糟的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不错,团营以御史监军,乃先帝圣训,岂能再让阉人染指?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按照宪宗皇帝制敕,太监只能提督关防而不再分守地方,陛下这是要将祖宗的制度,一样样破坏殆尽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等对不起列祖列宗,没有尽到太祖皇帝赋予的职责啊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给事中们一个个神情痛苦、哭丧考妣,不少人捶胸顿足大哭起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都是赵姓小儿的科学闹的!”刑科科长朱绘拿起那份皇帝谕旨,高声对作妖的众给事中道:“说什么‘天道有常,天何言哉?人之命在天,国之命在人,日后百官当就事论事,不可动辄假于天意’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说着他高声对众同僚道:“这是什么?不就是王安石那一套吗?不新鲜啊!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……”不少人便脱口而出道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其实前两句还好,主要是第三句‘人言不足恤’,这不是要否定言官存在的意义吗?!



       

给事中们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,嗷嗷叫起来道:“这是在作死啊!大宋朝就是让王安石折腾亡了的!皇上竟出此亡国之音,我等给事中若不犯颜直谏,驳此乱命,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欧阳一敬面沉似水,看着给事中们的表演。待他们渐渐安静下来,方沉声道: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等给事中,有太祖赋予之封驳大权,遇到皇帝乱命,要有拍案而起犯颜直谏的勇气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铁肩担道义,舍生护纲常!这就是我们光荣的给事中!”他坚毅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给事中,一字一顿道:“孔曰成仁、孟曰取义,纵死犹闻侠骨香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对!欧阳科长说得对!”朱绘等另外五位科长,也纷纷神情激昂的出声配合,差点把六科廊变成诗词大会现场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那好,本官现在提议,动用太祖皇帝赋予的神圣权力,封驳陛下这两道谕令!”欧阳一敬再度目光凌厉的扫过众给事中,冷声道:“我的话说完了,谁赞成,谁反对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赞成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赞成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谁敢反对?吾等共击之!”



       

众人纷纷举手附和。须臾,在场三十六名给事中,一个不落,尽数举起了右手!



       

就连列席会议的小阁老,也举起了神圣的一手!



       

“如此,请诸位联署吧!”欧阳一敬便请在场的给事中,都在签票上署上名字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其实按照规制,只需要两名给事中联署,就可以将他们认为不妥当的旨意封驳回去。



       

甚至都不需要都给事中签名。因为所有给事中都是只向皇帝负责的独立个体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封还圣旨这么刺激的事情,欧阳科长怎么能一个人担呢?还是多些人来一起扛,来的更安全一些。



       

待到所有给事中,都在奏章上,署下自己的名字,徐璠不由拊掌大赞道: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,诸位真是我大明的铮铮铁骨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顿一顿,他幽幽提醒道:“但你们别忘了整件事的病根所在,治标更要治本呐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小阁老指的是……那个赵昊?”不少给事中参加过那日经筵,对上过天的太阳系男孩印象十分深刻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还能是谁?!”小阁老咬牙切齿道:“若非他蛊惑圣听,前番发生金星合月、地龙翻身,陛下便已幡然悔悟,重归正途!但让那孽畜在经筵上一番大放厥词,陛下居然就像中了邪一般,全然听不进劝谏之言,彻底对天道、对祖宗、对言路失去了敬畏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不除此獠,陛下定将执迷不悟,一错再错!”朱科长跟欧阳科长不一样,他是小阁老一手提拔起来的,自然要紧跟徐璠的步伐了。马上慨然道“我们立即分头上书,弹劾这国之妖孽!



       

“对,效汉武帝诛栾大,将此獠腰斩弃市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!”几位科长纷纷附和道:“一起上书!”



       

这是言官们常用的‘群狼战术’,总之就是人越多声势越大,就好像越能代表正义和真理一般。



       

~~



       

与人们通常的认识不同,内廷二十四衙门皆不在紫禁城内,而是位于北安门以南,万岁山以东的外皇城东北角。



       

堪称内廷核心的司礼监,同样坐落在这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要不是轮值乾清宫的时候,司礼监掌印太监滕祥便会在这里坐镇批红,并监督着内廷各衙门的运转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时,滕公公便在司礼监正堂中,对预备派往三大营坐营的四名太监吕用、高相、陶金和许义面授机宜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该说的话,都对你们掰开揉碎了讲了。”滕公公靠坐在自己专属的虎皮交椅上,目光扫过四人道:“你们是咱家精心挑选出来的,肩负着替皇上看守禁军的重任。坐营之后,都给咱家把招子擦亮点。要是哪个不开眼惹是生非,让人家撵回来,咱家把他发去孝陵卫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老祖宗放心,儿子们一定给你老争气,不让那些御史捉到错处。”吕用四个点头如啄米,那乖巧的样子着实柔顺可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也不能太窝囊了。”滕祥顿了顿,又道:“要体现出咱们内廷的威风来,该归咱们管的事儿,一丝一毫不能让步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唉,明白。”四个坐营太监心花怒放,他们等得就是老祖宗这句话。



       

抓到权才有机会捞钱啊。



       

忽然,司礼监秉笔陈洪,拿着一捧奏章快步进来,满脸怒容的嚷嚷道:“反了天了!反了天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ps.第二更,求月票、推荐票啊!~~~




如果您觉得《小阁老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20318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