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564章 365里路哟2

作品:《 1979黄金时代

       

这年头,电视台没有电台的节目多。



       

电台从早上5点开始,一直播到次日凌晨,接近24小时无休。那个“小喇叭开始广播啦”,节目名字就叫《小喇叭》,50年代就有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夜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楼,依旧灯火通明。



       

走廊上,一个播音员不死心的缠着节目主任,道:“为什么不能说名字?哪有不介绍歌手的?这么好听的歌,就应该让全国人民知道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上头指示,不用再问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如果说歌手身份敏感,那歌曲就不应该播,既然播了,偏偏还藏着是什么道理?”“哎呀,我也不太清楚,反正这么交待的,你再问一句,我可要按照制度处分了!”“哼!”



       

这年头能进这种单位的,多多少少有点关系,播音员也不怕,道:“白瞎了一首好歌,您知道它表达的情感有多么充沛么?那种游子思乡的哀愁、唏嘘、心怀梦想的奋斗之情...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行了行了,快到你节目了,赶紧去吧!”



       

主任擦了擦汗,这播音员是老首长的女儿,有着时下年轻人的通病,小布尔乔亚气息浓厚,热爱文艺。播音员进了工作间,等到八点半,节目开始。



       

文艺节目每天45分钟,一周七天不重样,有文学、曲艺、音乐等等,今天是音乐专题。她说了开场,先放了一首《请到天涯海角来》:“请到天涯海角来,这里四季春常在,海南岛上春风暖.”



       

去年出的歌,很多人通过这首歌,第一次知道了海南的天涯海角。放完这个,又来了一首《我的中国心》。

记住网址m.qbyqxs.com

       

这歌在春晚惊艳亮相后,电台一直想放来着,被文化部搪塞,等《春晚金曲》的磁带发售才开始放,然后就放了7個月,仍然有大量的观众来信点播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听归好听,听七个月也头疼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播音员在心里哼唧着,她有渠道能弄到一些港台音乐,怎奈不能在节目里放。现在国内做音乐与做电影一样慢,每年出不了多少新歌,质量也参差不齐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她对拿到的这首新歌格外喜欢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歌词感人,曲调不俗,情感深厚,但偏偏没有歌手名字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知不觉节目过半,她看时间差不多了,精神头来了,道:“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听众来信,说放来放去总是那几首歌,有没有新作品呀?



       

那今天就给大家放一首新的歌曲,叫《365里路》,是表达游子思乡的感情,请大家慢慢欣赏..”领导没给歌手名,她只好不介绍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这天够冷的啊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进来暖和暖和,有好东西!”“什么好东西?”



       

一家大工厂,夜间巡逻的保卫科同志进了门口的传达室,把56式步枪取了下来,接过一个大搪瓷缸子,一瞧里面:“哟,油茶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,还有炉果呢?老张头你可以啊,天天晚上吃小灶是不是?”“我没儿没女,我吃点炉果怎么了?你告我去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可不敢,你是老资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老张头哼了声,夹着烟卷,翘着腿,通身工人阶级的气派。



       

桌上的电匣子巴拉巴拉讲着什么,冬季的夜晚喝点油茶,吃点点心,再好不过。这个炉果是东北老式点心,别的地方貌似没有,以前家家都吃。



       

俩人吃着东西聊着天。



       

说严打云云,哪里又揪出个流氓,自己家穷娶不上媳妇,只能蹭左邻右舍的媳妇儿,昨天刚给毙了…………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·《365里路》,请大家慢慢欣赏!”



       

说着说着,电匣子里忽然传出一阵旋律,那是与国内的主旋律音乐完全不同的一种感觉,跟着一个声音唱道: “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行程……..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咦?这歌好听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好听啥啊?关了关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听会听会,你这老头总跟我抬杠!



       

年轻的保卫科同志阻止了老张头,听那电匣子里唱:“满怀赤情追求我的梦想,三百六十五日年年地度过………….”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个年代,区分大陆歌曲很容易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全是讲大的概念,祖国啊、妈妈啊、山川大海、未来希望、团结友谊,都是这些,即便是个人抒发的情感,也是表达对这些大概念的热爱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这小伙子一听“追求我的梦想”,一下就被吸引住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三百六十五里路呀,越过春夏秋冬,三百六十五里路呀,岂能让它虚度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三百六十五里路呀,从故乡到异乡,三百六十五里路呀,从少年到白头!”



       

自宅。



       

黄艺鹤挑灯夜战,绞尽脑汁的想着春晚策划,忽地一怔,同样被收音机里的歌声吸引。他听了几句,连笔都扔了,等一首歌听完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这首歌太好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孤身在外奋斗,思念家乡,唱的好,写的更好,主题也好,太适合春晚了!”



       

黄艺鹤恨不能马上跑去央广,问问这首歌怎么回事,不过又一皱眉:谁唱的啊?怎么没报歌手的名?



       

夜晚的闲人很多



       

在电视机没有大面积普及的时候,听广播是最大乐趣,在这个冬季的夜晚,千千万万人都听到了这首《365里路》。这可是80年代!



       

文艺作品最吃香的年景,但凡是个东西都有人喜欢,何况还是好东西。一首歌放完,许多人已经扯过信纸,迫不及待的给央广写信了,能打电话的直接打电话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刚才放的歌真好听,是叫《365里路》么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哦,那演唱者是谁啊…….……什么?你们也不知道,哪有这样的事?”



       

“谁找你们放歌的?台办,那没事了.



       

中青报的家属院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于佳佳打了个呵欠,关掉收音机,骂道: “我属于无偿加班,一毛钱都不给,在香港也要给我派活,上哪说理去?”



       

她骂完某个没良心的家伙,还是乖乖铺开稿纸,以一名普通听众只是刚好又是个记者的身份,来写一篇新闻稿子。



       

若在后世,必是震惊体《他是谁?神秘歌手一夜动京城》



       

现在只能是《寻找一首好歌,365里路哟》!




如果您觉得《1979黄金时代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1566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