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剑已惊鸿

作品:《 赤心巡天

       

灵空殿所在的城域,名曰丰台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成国已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城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里有黑白两个世界,在夜晚的世界里,迅速扩张的无生教和灵空殿分庭抗礼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者信徒狂热,悍不畏死,一者多年经营,根深蒂固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明面上,城主府当然是这里的最高权力机构。



       

甚至于成国朝廷破格派了一位外楼境的修士来此任职坐镇,就是为了压制宗门势力的进一步扩张。



       

隔壁国力蒸蒸日上的庄国,任职各地城主的门槛,也才是内府境修为呢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成国毕竟有其国情在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些宗门一方面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税收,另一方面也是国力的一部分,在战争发生时,都有参战的义务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如何把握压制的尺度,是很考验政治水平的事情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无生教和灵空殿,也需要让成国朝廷知道,它们是在限度之内的,不会有越线的风险。

记住网址m.qbyqxs.com

       

作为无生教七十二地煞使之一,奉命开拓成国信徒的宗教骨干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地幽使者乃是五府圆满,拥有神通的存在,可以说以一己之力,压得灵空殿喘不过气来。要不是那个姓李的城主拉偏架,早就将灵空殿赶出了这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过,也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背后的无生教,已经拥有了灭国的实力。他在这里温水煮青蛙,也只不过是贯彻神主的意志,暂时低调行事,不想跟成国朝廷撕破脸罢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无生教虽然伟大,但现在并不是走到阳光下的时候。世人愚昧,真理非一日可得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刻他独坐密室中,面对神龛,诵念《无生经》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座惨白色的神龛之中,供奉着一个盘坐着的、没有面目的木塑神像。



       

神龛两侧各有三根白烛,从高至矮排列,对应得整整齐齐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奉神却是没有檀香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白烛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制成,只是幽幽燃烧,并无烛泪,烛焰腾跃在空中,却有隐隐的香气漂浮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大约这就是无生教的香火一体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与其说是供奉,倒更像是吊唁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我自来苦海中,即以皮囊浮沉。凡六败七命者,皆有恙众生。为三哀八苦者,是无辜世人。苍生怜我,我怜苍生……”



       

邪异的诵念声细细密密,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,方才停下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两排白烛,也自动熄灭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就在烛火熄灭的同时,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密室里,时机把握得刚刚好,当头一巴掌,就对着还未起身的地幽使者拍下!



       

如山如海,立见生死的压力!



       

地幽使者此时已经来不及做其它的反应,只猛然一仰头,暗沉沉的双眼瞬间翻白,那令人发冷的惨白色里,好像打开了某个未知的世界。堪称澎湃的力量倒灌而来,在这具身体里涌动,他在万分之一的时刻里,捕捉到了生机,整个人往前一窜——



       

没有窜动!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通天海中掀起了海啸,他的血液肌肉骨骼……整个人都被形态各异的微风所禁锢。



       

嘭!



       

那高大的身影一掌拍落,直接把地幽使者的脑袋都拍碎了!



       

黑的白的红的,混同一体。



       

尸体委顿于地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立在惨白神龛之前的两列白烛,几乎是同一时间复燃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无面的诡异神像,在应该是眼睛的位置,冒出两滴鲜血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邪异的气息降临!



       

那高大的身影全然无惧,一步踏前,双手抱锤,势如砸山而落!



       

混同五行的元气流绕双臂,外楼层次的力量毫无保留倾泻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两列白烛同时熄灭。



       

咔嚓!



       

神像四分五裂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地的碎片。



       

高大的身影看也不看,立即转身,推门走出了密室外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从容地在这个驻地里左转右转,视那些巡逻的教徒于无物,出了屋子,行到院中,轻轻一跃,已上了房顶。



       

身形在空中就极速缩小,化成一张黄符,被两只修长的手指夹住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头戴斗篷身披麻衣、坐在屋脊上的姜望,静静看了一眼这张黄符,对它的表现非常满意。夹着黄纸轻轻一抖,已经将其收起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愧是曾经横压一个时代的仙宫产物!



       

不枉费他姜某人在断魂峡血战屠魔,在山海境里冒死挖玉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仙宫力士实在是好用!



       

在他远程以龙虎之术配合的情况下,那什么地幽使者,压根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以仙宫力士出面,就算无生教那边有什么特殊的手段,张临川也无法追查到他身上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强如算命人魔,也须不能卦算仙宫。张临川又如何?



       

仙宫力士什么都不问,什么都不说,出场就杀人,杀了就走,本身也是为了切断线索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过话又说回来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这地幽使者的所谓“神通”,总算是叫姜望看出端倪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如果猜测是真,都跟张临川有关的话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那七十二位地煞使者,人人掌握“神通”,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无生教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强大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世人全无知觉的情况下,暗夜里已经孕生了一头恐怖的怪物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这样的夜晚,姜望沉默坐在屋脊,安静地观察着无生教驻地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身后是一轮明月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月光倾在夜色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多时,大开的房门被巡逻者看到,惨死在密室里的地幽使者被人发觉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可是成国无生教的首领,在此地所有教徒的心中,乃是代行神祇意旨的伟大存在!而且强大无敌,不可战胜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可他竟然,无声无息的死去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死状凄惨至极。



       

警戒声,呼喊声,法阵激发的动静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整个无生教的驻地都混乱了起来,不断有人掠进掠出,乱糟糟亮起的灯火,将这里映照得一片光明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就坐在屋顶上的姜望,却不曾被任何人察觉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右手拿着一本史刀凿海,当然是先前等待的时候顺便读的……左手捏着祸斗印,整个人被一层幽光所覆盖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月光流经他,也流过了他。



       

毕方印法侧重于“法”,在淮国公他老人家的指点下,姜望用以进一步凝练了三昧真火的神通灵相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祸斗印法,其用在“藏”。内可以藏匿自身,外可以包容敌势。实在也是无上的法门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直以来,姜望的匿迹工夫就很稀松平常,全靠当初小烦婆婆制作的一件匿衣撑着场面。如今掌握了祸斗印,也算是在此一道鱼跃龙门,世界大有不同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地幽使者已经杀死,姜望之所以还坐在这里,一是为了寻找这个驻点是否还有隐藏强者,二是想看看,会不会有什么无生教天罡使者之类的人物过来支援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观察了很久,也只看到一窝乱蜂,只听到嘈杂满耳。



       

完全不像是一个能够问鼎成国最强宗门的势力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失去了地幽使者,他们好像就没了眼睛鼻子耳朵,没了脑子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当然能够由此判断出来——



       

张临川对无生教的构建,是自上而下单向的节点控制。这样做的坏处,是组织力量不够凝聚。分散各地的据点,其实各自为政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这样做的好处则在于……任何一节都可以随时掐断。任何一个据点被扫平了,都不会被追溯到张临川那里去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这种左道势力必须具备的隐匿性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然随便什么时候招惹了哪位强者,说不得就被顺藤摸瓜,清剿了干净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这种组织架构的坏处,其实就邪教而言,也没有太大的影响。张临川若是足够强大,完全可以用“神”的力量,直接沟通每一个信徒。到那时候,什么凝聚力都有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无生教不能再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了,不然张临川的力量膨胀得太快!



       

如今看来,在新的地煞使者到来之前,成国这里的无生教已无可虑之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张临川隐藏在暗影里的根须,仍不可避免地在姜望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

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地幽使者秘祷时所诵念的《无生经》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六败七命,有恙众生。三哀八苦,无辜世人。苍生怜我,我怜苍生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他倒不是被经文所迷惑。



       

哪怕是先贤经典,现在也不可能动摇他的道心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是……外楼这一境界的重中之重,本就是“述道”二字。



       

已经接近外楼最高层次的姜望,完全可以判断得出来,这样一部《无生经》意味着什么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时的姜望,完全想明白了,为什么王长吉刚一成就神临,就立即暴露实力,扫除礁国境内所有无生教据点。



       

除了是一种宣战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实在也是时不我待!



       

张临川绝不是一个只会玩弄阴谋的人物,说不得又是一个庄承乾一类的乱世雄才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最后看了一眼混乱中的无生教驻地,姜望起身一跃,消失在夜色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丰台城域来了一位神秘强者,一出手就杀死了灵空殿最强的百衲道人,和无生教地幽使者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夜之间,叫相争连日的两大宗门偃旗息鼓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使得朝野瞩目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有传言说他是成国朝廷暗中派出来的国朝高人,为了遏制宗门势力的膨胀,痛下杀手,诛除乱源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有传言说是本地隐居的无上强者,因见两方势力纷争不断,使得百姓不宁。才下手斩杀双方最强者,作为警告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但这些传言,这些成国修行界里津津乐道的故事,姜爵爷已是听不到了。



       

自黄河之会后,他对比的就只是天下最顶尖的那一批人物,甚至于追溯历史,验证古今。诸如在声名不显的成国里作威作福的普通修士们,与他恍惚已经不在一个世界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修行之高峰,每跃升一层,都是截然不同的风景。



       

偶然路过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无非是漫步红尘里,一剑已惊鸿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道历新启以来,官道大兴,国家体制盛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至于今日,三千九百二十年,已经是诸国林立,列分现世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在诸雄列国之外,仍然有一些强大宗门,纵穿历史,横贯世间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承继不朽之道统,还在验证修行的尽途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空间的意义里,官道已是盛极一时。在时间的刻度中,它却未必能够永恒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时光会验证真正值得存续的力量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天下再没有哪个地方,能像南域一样,并存如此多的强大宗门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从血河宗、剑阁,再到龙门书院、须弥山,再到暮鼓书院、南斗殿……全都是赫赫有名的天下大宗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当中固然有它的历史原因,也说明自古以来南域修行界的昌盛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世人关于南斗殿的位置,有很多说法。或说在魏国,或说在理国,或说在越国,不一而足。



       

盖因这个宗门实在神秘。不像剑阁那样立峰为剑、控扼险关,请问世间剑魁。也不像暮鼓书院那样,坐落在儒门圣地书山脚下,广聚天下文气,邀见锦绣文章。



       

也不似龙门书院遥望观河台,不像血河宗永镇祸水。



       

南斗殿倒更像是须弥山,神龙见首不见尾。



       

声名远布,真迹却恍惚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要说是隐世清修,也不太符合这个宗门的风格。



       

毕竟如七杀真人陆霜河者,那也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名声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与众不同的地方更在于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南斗殿虽然是天下大宗,却并不广收门徒,而是……异常的随心所欲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司命、天梁、天机、天同、天相、七杀,六大真人谁有心情了就去天下走一遭,看中了谁就带回宗门里去。



       

基本都是代代独传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当然,多收几个徒弟也可以,不收徒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。



       

总之非常任性。



       

南斗殿的真实位置,当然并不在魏、理、越、宋任何一国,不然谁主谁次都是一个问题。



       

真正在南域常住过的修行者自会知道,在理国之西,魏国之南,暮鼓书院之北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有一个名叫度厄峰的地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舆图上,都看不到这个位置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以此峰为中心,方圆百里之内,都被周边势力划为禁区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其实,这里也只是南斗殿的一个入口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宗并不真正在现世留有驻地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当然作为天下大宗,南斗殿也有许多附属产业,有自己的资源需求,与周边国家也有相对密切的关系……不过这一宗的核心,始终就是那么几个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是所谓南斗六真。



       

青空雪云之下。



       

幽幽山谷之间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有一条清溪,顾自蜿蜒。



       

溪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水底,能够看到游鱼是如何穿过水草。



       

溪边有一方青石。



       

石上盘坐着一个白发披肩的男子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双手扶膝,任由微风吹发,不语不言,闭着的眼睛像两柄横着的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很钝很沉默的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某一个时刻,此方天地有了微乎其微的变化。



       

像是一缕风掠过飘叶,像是一滴水浸入了微光,像是远处雁鸣传来时、晚了千分之一息的时间……总之都是一些不应该被察觉、甚至于根本就很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世界是永恒在变化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青石上盘坐的男子睁开了眼睛——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剑已开锋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(ps:《无生经》——情何以甚。)



       

7017k




如果您觉得《赤心巡天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12428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