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

移除书签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章节列表

下一章

第四百三十二章 与我死来 (为月票一万九)

作品:《 赤心巡天

       

刀锋破空的声音,剑刃轻颤的声音,对手心跳的声音,血液流动的声音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演武台内所有的声音,都被捕捉,都臣服于声闻仙态,提供着自己所有的信息,毫无遮掩。在声音的世界里,以另外一种角度,重新将此刀还原。



       

对于秦至臻那超越绝顶的刀术,姜望给予最大的尊重,所以第一时间便开启声闻仙态。



       

收悉所有,尽得所知。



       

很好!



       

说很好,不是因为秦至臻的刀术不够强,恰恰其人并无虚言,他所施展的刀术,的确是超越了此境绝顶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的这一刀前世灭,比之项北八荒无回戟法的西极式,其势更重,其意更强。更决绝也更可怕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在声闻仙态所捕捉到的信息里,和姜望亲身所领略的威势中,此刀只是强出一线,并未达到斗昭在外楼境那种碾压同境的程度。



       

如果真能够强到那种“现世以降第一杀伐术”的程度,姜望就会选择第一时间拉开距离,放弃剑术上的搏杀,转而尝试以神通和道术决胜——那无疑是留下了一处短板,先输一子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说很好!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想要立其无敌之势,争势一筹,却是选错了对手!



       

如今这样的刀术强则强矣,却不足以让他退避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的剑术,也是能与项北那样的此境绝顶争锋,只是稍逊几分而已,胜负之数更在于临场把握,而项北今又如何?



       

此刻在声闻仙态的加持之下,则又不同,仍能相争!



       

只要不是毫无抗争之力,退让就不会是他的第一选择。



       

声闻仙态之下的姜望,愈发宁定从容,有掌控全局之姿态,脚踏青云印记,更是仙风十足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时他彻底放开自我,全身心地感受这一刀,迎接这一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东来试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便以剑术迎刀术!



       

那倒卷的黝黑刀锋,像乌云盖顶,如煞气覆天。像一片夜色席卷过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立在此刀之前,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孤独。



       

漫漫长夜无故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前尘皆断,前世已灭,一个人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,那么这个人,是什么人?当这个人的故事不再有人提起,这个人还真实存在吗?



       

声闻仙态不断地传来讯息,反馈着横竖刀行进的轨迹。它的力度、它的锋利、它的强大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黝黑的刀锋,也已经映入他的瞳孔。



       

视觉的世界里有这一刀,声音的世界里同是这一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并抹去曾经,一并杀身魂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刀太绝望了,也来得太快!



       

此刀先杀意,再杀身。



       

谁能相抗?



       

在暗沉沉看不到前路的黑夜里,在前世已灭的绝望中,姜望依稀记得,自己有一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看着那迫近的恐怖刀锋,灵感回涌,从刀势里骤然清醒,恍然记起一切——



       

多少个夜晚,他以为他在孤单行走,独自仇恨。



       

其实在那漫长的黑夜里,从来都有人,与他同行!



       

他在披星戴月时,有人也在砥砺前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不是一个人在努力,也不是一个人在抗争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多少次,他在长夜之中望明月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明月虽晦,依旧有光。



       

故乡已无,理想仍在。



       

有故人死,有故人归!



       

杀死董阿的那一刻,见到小五的这一刻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两幅画面重叠在一起。



       

吾欲哭来吾欲笑。



       

相思之剑,在相思之中得到升华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于是场外的人们看到,古老的演武台上,在那漆黑长夜里,升起了一轮明月!



       

横竖刀的刀锋降临时,长相思的剑身亦竖起,恰恰竖在脖颈前,不到一寸的位置!



       

相思之式升华,此式故人归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当时明月在,已照故人归!



       

铛!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的前世灭已落尽,刀锋斩至姜望右侧脖颈,却为长相思剑身所隔,不能再进一分!



       

横竖刀的刀锋顺势斜拉,再次与长相思的剑锋摩擦,带出一溜星火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星星点点,灼透了长夜。



       

因为长刀斩落时,长相思恰恰竖在其半截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三尺一的刀身,在剑锋上只走过一尺六,刀尖就已经与剑锋告别。



       

错锋而走。



       

飞溅的星火与尖锐的切割声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意志与意志的碰撞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尺六的距离,像是一个人走过的漫长一生。



       

或许辉煌,或许平庸,或许痛苦,或许幸运……但都已走过。



       

因而接下来的这一刀,如此理所当然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是为,现世断!



       

横竖刀堪堪脱离剑锋,直接便是一记上戳,自下而上,斜抵姜望咽喉。



       

要替他了断现世,



       

此刀应于此世,用于身,斩于命,裂于魂,割于道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是真真切切,了断今生一切。



       

苦海从此不许渡,一刀斩断现世桥!



       

见此刀者,谁能无惧?



       

而面对这样恐怖的一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展现了妙到毫巅的反应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人们在他的眼中,没有看到一丁点犹豫,好像每一个动作,都是最本能的反应——这是一种绝对的自信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竖立脖颈之侧的长相思直接斩下,斩至半途,便横开一抹,一道横线出现在秦至臻的脖颈前。



       

分割天地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以断截断!



       

名士潦倒生死勾仇之剑,对现世断之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姜望要截断的,不是对手的刀势,而是对手的人头!



       

攻敌之必救,不救则立分生死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来赌一局!



       

他绝对相信他的剑,他绝对相信他的选择,所以才敢这样毫不犹豫地赌生死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当此之时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一记斜上戳,指向姜望的咽喉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姜望横抹一剑,划落秦至臻的脖颈。



       

谁更快?



       

又或刀剑会交于中途?



       

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,都在做出自己的判断,但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。



       

势与意,运刀的轨迹,勇气和决心……太多会影响结果的因素,电光火石的一瞬间,需要产生太多思考。



       

若无法确定地相信自己,又如何能从容赴这生死的赌局?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的这一剑,足以逼退大多数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秦至臻,与他们不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无需去判断,因为他的这一刀,仍只是蓄势。他的现世断,正是为了引出姜望的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目的已经达到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在此时,人随刀坠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横竖刀斜举,距离姜望的咽喉仍有一段距离。与姜望的名士之剑,谁先到达目标位置、谁先定夺生死,尚有争抢的空间。生死之局难确定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他下坠则不然,



       

下坠的同时,他的脖颈便脱离了那一道横线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他的刀,只需稍稍往前一倾,便足以从姜望的胸膛剖至腰腹,将他整个人都剖开!



       

这无疑是妙到毫巅的应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是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他和姜望现在的战场并不在空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明明和姜望都脚踏实地,踏在演武台上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然姜望也不至于留出这样一个空当,去与他对赌生死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如何下坠?



       

人们瞪大了眼睛看到,秦至臻的双足沉入地面,似乎穿越了演武台的古老禁制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不对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双脚是陷入了虚空里,他坠落虚空!



       

何为虚空?



       

先贤曾有如此定义:虚无之乡,存意之地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又有先贤曾描述:归属于现世空间、又在现世空间之外。



       

也有先贤这样说:无所有,无所存。



       

并不容易理解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修行世界有一个共识,很多时候只有亲眼所见亲身所历,才能够真正理解。语言、文字,在传道之上都有不足,见歧难免。平常人们说一两句话都有可能产生误会,又何况是对“道”的诠释呢?



       

也就是说,要了解虚空,最好先进入虚空,感受虚空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亲历亲见而后亲知,乃明前贤真意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虚空有时能观测到、却又难以真正琢磨。与现世交错,却又不能等同于现世。



       

超凡修士的种种异象,常常显现于虚空。



       

如姜望的囚身锁链,也是自虚空中引出,云顶仙宫灵空殿吸纳的元气,也是连接虚空未知之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让他说清楚虚空在哪里,如何进入,如何观测,他也说不明白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秦至臻不同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与虚空同行!



       

此为神通,炼虚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炼虚”者,如其名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门神通的力量,就在于神通种子的开发,以及对虚空的探索。愈是了解虚空,愈能掌控虚空,就愈是强大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的横竖刀,就寄放在虚空里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刻他的双脚,也行走在虚空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便是坠落虚空的这一步,令他创造了一个当前环境下本不会有的机会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如果是选择下蹲,他的刀势会偏移,他的力量会欠缺……一切都不够圆满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是他下坠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带着长刀坠落虚空。



       

横竖刀顺势按下,是为来世绝!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先前两剑的应对早已在他的预料之内,甚至于就是被他的刀势逼出来应对。所以他现在的这一刀,斩的是“未来”!



       

是他用长刀划定的未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杀的就是应剑之后的姜望!



       

这是精彩无比的演绎。



       

接连三刀,每一刀都是杀招,但每一刀都是为下一刀做铺垫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用三刀,把对手送进了绝路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刀前世灭,两刀现世断,三刀来世绝。



       

斩三世修罗刀,三刀绝命!



       

西极之地有虞渊,虞渊之下是修罗族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修罗”号称世间最善战,嗜杀好斗,勇悍无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大秦以强军伐之。



       

虞渊是传说中的日落之地,是渭水的尽头,也是现世至凶之地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大秦以武关镇之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这斩三世修罗刀,就是秦国先贤总结修罗强者之刀术,融贯而成。称为“脱于修罗,而胜于修罗。”



       

这门刀术,比号称世间最善战的修罗族之刀术还要更强,当初那位秦国先贤的自负可想而知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三刀连斩,所呈现的勇力、杀力、压迫力,诚如其人所言,是在此境绝顶之上,更强一线!



       

说起来,同为顶级刀术,斩三世修罗刀术,未必就强过因缘刀术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甘长安在外楼境对因缘刀术的掌控,尚在外楼境的极限范围内,直追创立者对此境刀术的理解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秦至臻在内府境对斩三世修罗刀术的理解,已经超过了内府境的极限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个所谓“极限”,就是各类杀法创立之初,此杀法在每个境界所能达到的极限杀力、极限威能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般能展现九成以上的杀力,便已算是大成。



       

达到极限,便可以说是彻底圆满。在同一境界下,以同样的杀法碰撞,而不输创立者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超出这个极限,意味着至少在当前这个境界之下,修行者对杀法的掌控,已经超出了杀法的创立者—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
       

因为一般来说,世间流传的、尚未被淘汰的顶级杀法,创造者几乎都是盖耀一时的存在。后来或成真人,或成真君,除非遭遇意外,英年早逝,否则至少也是顶级的神临修士。



       

区区内府修士、外楼修士,何德何能,可以在当前境界,超出那等强者的设想?



       

但唯有完成不可能,天骄才称之为天骄!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毫无疑问,就是这样的天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便是当初那位创造这套绝顶刀术的强者,在内府境的时候,也不能比他做得更好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称之为“绝顶之上,更强一线”。



       

灭前尘,断今生,绝来世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样的斩三世修罗刀,恐怖到令人绝望。



       

很多人只是在场外看到这三刀,便感觉神魂已深陷。



       

每一刀都好像慑服了身魂,将观者一步步驱向死亡。所有的挣扎都是无用,一切的选择都被选择。



       

若非天下之台的古老禁制,他们连看,也是看不得!



       

但对姜望来说,这样的、熟悉的感觉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这种干涉选择、左右未来的感觉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在拥有歧途的他看来,真的是格外有趣。



       

第一刀斩断前世,第二刀斩断现世。



       

如此断绝过去和现在,左右对手的选择,最后再来聚势一刀,终结未来——不得不说,斩三世修罗刀真是绝顶刀术,几乎以刀术比拟神通,三刀斩出死局,从而彻底终结对手,斩灭未来。



       

唯一可惜的是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声闻仙态捕捉到了足够的信息,而歧途早已经预警了“操纵”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未用歧途。



       

奈何秦至臻这环环相扣、杀伐意志、干涉选择、直接斩灭未来的三刀,为歧途所觉!



       

歧途所有者若是被人干涉了选择,还是一个同境界的修士,那才真叫笑话。



       

甚至可以说,在秦至臻斩出第一刀前世灭的时候,姜望便已在歧途神通的作用下,感受到了这斩三世修罗刀对他选择的左右。



       

结合声闻仙态搜集的信息来分析,在彼时,他已经预见了第三刀来世绝,预见了此刻!



       

拥有歧途神通的姜望,太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选择,会导向怎样的结果。把这样的三刀看得清清楚楚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反过来洞悉这三刀之后,他仍然不声不响,跟着秦至臻的刀势走,当然不是为了陪他玩耍!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在观者都已经绝望的时候,姜望反倒愈发宁定。



       

心如沉波,眼神里倒仍是为名士潦倒剑式所染的痛苦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正横抹这名士一剑,在秦至臻倏忽坠落虚空、意欲剖开他胸腹的一刀前,猛然趔趄!



       

像是潦倒名士,借酒浇愁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人生悲欢,爱恨难休。



       

然而几两黄汤下肚,已不知今夕何夕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不知大难临头,不知人将死也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于是趔趄,向后仰倒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倒,恰恰让过了横竖刀黝黑的刀锋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若仅仅如此,绝不能真正避开这一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所以他又猛地回倾。



       

像一个将要仰面摔倒的醉汉,猛地做出反应,让自己站稳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可惜力道太过,整个身体又往前倾!



       

踉踉跄跄将前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扑,看起来像是把自己的要害,重新送回秦至臻的刀锋上。



       

悠悠苍天,此何人哉!



       

醉汉已不知死活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他仰倒的时候,剑也拉开。扑回来的时候,剑也回来!



       

那一双溢满潦倒情绪的、痛苦的眼睛,忽然间神光熠熠,志得意满!



       

醉酒而后疏狂!



       

自上而下,斜刺一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剑与秦至臻先时自下而上斜刺的断现世之刀,形成完美呼应。



       

真是此起彼伏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刻,秦至臻坠落虚空,刀随人落,斩出来世绝之刀,要将对手整个剖开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先是后仰,上半身避开刀锋,而后又上身前倾,一剑归回,点向秦至臻的天灵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为年少轻狂之得意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绝来世又如何?



       

我辈天骄少年,今生得意,来世也无忧!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的横竖刀或许还可以剖开姜望的腹部,但是在那之前,一定是他的天灵先被洞穿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剑如此快、如此急,如此凌厉,如此得意!



       

陷于剑势中的秦至臻进无可进,退也难退。



       

顷刻间从陷对手于死局,变为被对手困于死局中!



       

此时他要面对的,并不仅仅是得意之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以斩三世修罗刀编织的结局,将他自己所覆盖!



       

这是斩三世修罗刀第三刀前世灭之后,重演的末日!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斩三世修罗刀有多强,姜望的这一剑,就要在那种可怕之上,再加之以得意式!



       

两相叠加,长相思递进的路上,空气之中都出现隐隐的黑色线条,那是空间的裂隙!



       

当此危急之时,秦至臻整个人猛然倒下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连人带刀,坠进虚空中,就此消失不见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有眉心飞溅的一滴血珠,还留在现世,在空中划过一道漫长的轨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嘀嗒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落在演武台上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一声如此轻微,但如此清晰!



       

斩三世修罗刀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已破之!



       

这超越巅峰的斩三世修罗刀不可谓不强,但姜望的应对简直让人惊叹!



       

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反制,逼走秦至臻,甚至于留下一滴鲜血!



       

简单得让很多人怀疑自己,是不是自己看错了、感受错了?秦至臻的斩三世修罗刀其实根本就徒有其表?



       

甘长安不可思议地喃喃道:“神乎其神!他的剑术竟似还胜过秦至臻一筹!”



       

这当然是不可能的,姜望现在的剑术,还远未达到斗昭斗战七式的程度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人道剑式距离顶级也都有一段距离,绝对比不上斩三世修罗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是歧途刚好反制了对手的斩三世刀意,洞彻了自身的选择,也就洞彻了对手的选择,在“料敌先机”之下,姜望才完成这直指要害的一剑。



       

黄不东半闭半睁着眼睛,不说话。



       

“强在预判,而非剑术。”章谷总结道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当世真人可以看到神通之光,但也不可能直接通过神通之光看到神通本质。且姜望代表齐国出战观河台,身上早已被遮掩过。



       

再者说,他也根本未有动用歧途,只不过是被动反制。



       

强如章谷,也只能判断出姜望这一剑胜在预判,却无法窥见姜望能胜在预判的根本。在战斗之中,能够洞悉对手的选择,本就是一种强大的表现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时此刻,秦至臻三刀无功,为了摆脱死局,退入虚空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场上一时只剩姜望执剑而立。



       

环形看台上,重玄胜冷不丁问道:“秦至臻这是不是脱离演武场了?算认输吗?”



       

许象乾亦‘恍然’惊觉:“应该算吧?不然他要是趁机跑回秦国了,还要等他回来再打吗?”



       

对话的声音不算很大,但是该听到的都能听得到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国人并不给什么反应。



       

胜负如何,还轮不到齐人来判定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重玄胜这话,也指出了时限性问题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有千日做贼,没有千日防贼,游走在虚空之中的秦至臻,无疑占据着主动。



       

重玄胜便特意点出来,秦至臻不能一直躲在虚空里。基于公平原则,消极战斗是有被判负的可能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主持大会的真君余徙,必须正视这一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归根到底,还是秦至臻给人的压迫感太强。哪怕此刻姜望短暂占据了上风,他们作为姜望的朋友,仍然不免担忧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倒不算是盘外招,做场外能做到的一切罢了。哪怕影响微乎其微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对于演武台上的姜望来说,他当然不会把胜负的希望寄托于人。



       

事实上秦至臻的身影才消失在虚空之中,姜望就已经一脚踏在他消失的地方……焰浪滚滚而开!



       

火界开在演武台!



       

其时也。



       

火海漾波,焰花开遍。



       

热浪滚滚,炙光焚烟。



       

焰雀叽叽喳喳,绕身而飞;流星轰轰隆隆,划破天穹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鲜活的、火的世界里,青衫纵得意之剑的姜望,耀眼如天神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根本不试图寻找秦至臻,就他那一点对虚空的了解,根本不足以与身怀炼虚神通的秦至臻交锋。



       

如果是在演武台之外,凭借这行走虚空之能,秦至臻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,进退自如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在这演武台上,姜望倒也不必追寻。



       

铺开火界,以逸待劳,正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

       

无论秦至臻在虚空哪处行走,其人现身之时,必然就已经在火界之内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掌握时机,他就占据地利。



       

哪怕秦至臻始终躲在虚空里,哪怕余徙始终不会催促。双方最终要进入比拼消耗的阶段,姜望也根本不担心。



       

火界以星力为天,以图腾之力为地,所有关于火行的理解以及演化,是这个世界的生机所在,三昧真火,是这个世界的起源。



       

火界生成之后,自然生生不息。



       

若无强大的力量对耗,火界本身就可以维持很久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秦至臻行走在虚空之中,却时时刻刻都要消耗神通之力。



       

怎么算都占优。



       

战斗的计较只在心间,战斗的过程瞬息万变。



       

黑衣黑刀的秦至臻,在下一刻就踏出虚空,落在了演武台上,但是距离姜望极远,几乎是站在演武台的边缘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后横身一刀!



       

他的应对也非常简单,先破火界,再战对手。绝不让自己同项北一样,陷入极端不利的战斗环境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当然是正确的选择之一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强如秦至臻,自由行走于虚空之中,却没有利用虚空交错现世的优势,第一时间对姜望发起进攻。



       

这无疑说明,姜望直接点破斩三世修罗刀的那一剑,已经令他心生忌惮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作为强者,他当然有无敌的自信。但是身为强者,他更需要面对对手剑术可能强于自己的现实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上次只是留下一滴血,但他未必能每次都退得那样快。



       

因而这一刀不斩其人,只破其术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一刀,是为斩前世之刀。



       

前缘既断,那么现在也不应存在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走出虚空的第一刀,便是要瓦解火界存在的基础,破掉姜望构筑的“地利”!



       

速杀失败之后,转而求稳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选的距离足够远,他的刀也足够快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就在他走出虚空的同时,姜望就已经看向了他。



       

声闻仙态不会放过一丁点线索,而姜望看向其人的同时,左眼已经赤红一片。



       

故旸所传,乾阳之瞳!



       

秘传瞳术杀法,曰为“坠西”!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的刀堪堪斩至半途,通天宫内便已传来告警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不会忘记,姜望是在神魂之争里,击败了项北的人物。



       

通天宫里传来的告警,他怎敢轻忽?



       

因而第一时间就已神魂显化,持横竖刀之刀灵所显,降临通天宫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的通天宫,高大、坚固,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意念。



       

穹顶之上,是九个高速运动如激流的无色道旋,隐隐有呼啸之声。雷鸣潮涌彼此碰撞,时寂时现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秦至臻的道脉真灵,是一头角缠五色之旋纹、身尾皆白的巨大神牛。



       

黑衣如墨的秦至臻,就站在两只牛角中间,右手持刀斜垂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看向姜望神魂侵袭的来处。



       

一卷鲜活的画,就此铺开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画细节丰满,画的是秦至臻的通天宫,是巨大神牛踏于高空,是无色道旋悬于穹顶,是神魂显化的、黑衣黑刀的秦至臻。



       

单骑入阵图!



       

图止一半,像是被某种利器割断。珍物致损,令初见者不免扼腕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与项北的神魂之战里,姜望大获全胜,挥剑而割,只来得及割下半卷画,而后用焰雀和匿蛇分食之。



       

被神魂力量所吞噬,自然就被他所觉知。



       

虽然此图只剩一半,但就是这一半,让他轰然撞开秦至臻的通天宫,在神魂层面展开大规模强攻。而不必像以前那样,只能以神魂匿蛇偷偷潜入,先天不足,难以展开阵势。



       

只剩一半的单骑入阵图,无法帮助他抢夺对手通天宫的控制权。



       

但也不需要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此来通天宫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是来灭城,而非夺城!



       

随着单骑入阵图残卷涌入的,是一轮耀眼的巨大烈日!



       

轰隆隆!



       

秦至臻神魂显化通天宫后,第一眼看到的是单骑入阵图,图穷而势变。第二眼便看到撞进通天宫来的烈日,继而听到通天宫里的轰隆之声。



       

他忽然发现,自己的神魂,好像也置身于火的世界中。自己的通天宫,也只是这方世界里小小的草庐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在这灿烂的火之世界里,那提供无尽光和热的太阳,轰然坠落。



       

是为,坠西!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的声音响在此方,然而淡漠得不像其人,威严得似乎只鸣于力量——



       

“有缘于这火界相逢,请你看一次日落!”



       

坠西之术,乃是以乾阳瞳力,牵引对手神魂,制造足以伤害对手的幻象。



       

在表现上,若简单来描述,便是以神魂演化坠日之威。坠日灭世,当然摧毁神魂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姜望恰恰在红妆镜镜中世界里,亲眼见识过烈日坠海的奇景,真正体验过,神魂落日的威能。



       

那一幕无比真实、深刻。甚至于那一次神魂的成长,就是在那种恐惧中蕴养。



       

烈日坠落,焚灭瀚海,此等伟迹,世间几人能见?



       

以此观想之画面重叠,再以远超同境修士的神魂力量来推动。



       

即便是当年旸国皇室之人重演此杀法,在内府境也不会比姜望更强。



       

姜望的神魂之力有多强?



       

每开一府,必探索其极限。每一府探索的内府房间,都在三千之数——绝大部分内府修士,都是摘得秘藏即返,不会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,且神魂之力也不足以支撑深入,容易迷失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姜望在红妆镜内连渡三次生死之劫,神魂力量太过雄厚,神魂匿蛇散开游入,在三千内府房间之内,根本没有迷失之危。



       

生就双日横空重瞳异象的项北,都不能够在纯粹的神魂力量上与他相比。



       

而此刻,姜望在一瞬间倾其所有,观想烈日坠海,引动乾阳之瞳坠西杀法,要在神魂层面一举灭杀对手,使天府亦无用武之地!



       

任你千般神通,若不能作用于神魂……



       

便与我死来!



       

其时。



       

神魂显化的秦至臻,和他的通天宫,同样陷于恐怖中。



       

大日坠毁,天地已绝。



       

此身无存,此世不复!




如果您觉得《赤心巡天》还不错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、微信或微博好友,谢谢支持! ( 本书网址:/xiaoshuo/12428/ )